新聞中心
市場預期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,進口商和油廠提前進口了大量油菜籽和菜油。近期菜油及菜粕大幅下跌,使得前期囤貨看漲的市場參與者頗為“受傷”,持續穩定的菜籽也難獨善其身。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及美農月度供需報告利空影響,美豆期貨持續大幅下行,不斷削減國內油脂油料的進口成本,加之近期國內菜油及菜粕供應充裕,而需求不振,最近一周國內菜油及菜粕價格跌幅較大,拖累國內油菜籽價格穩中低走。
下游產品價跌菜籽穩中走低
雖然今年國內夏收油菜籽減產,而且隨著時間推移,農民菜籽剩余量越來越少,但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導致外盤大豆、加拿大油菜籽價格下跌,削減國內進口成本,加之國內油脂油料需求不振,菜油及菜粕價格大幅下跌,使得油廠不敢抬價收購剩余不多的油菜籽。
目前大部分地區油菜籽收購價保持穩定,局部地區小幅下滑。據監測,本周初,四川成都油菜籽(水雜11%,含油38%)到廠價為2.80元/斤,安徽肥西油菜籽(凈貨,水雜12%,含油35%)裝車價2.53元/斤,湖北枝江油菜籽(水雜12%,含油40%)裝車價2.65元/斤,湖南常德油菜籽(水雜10%,含油38%)裝車價2.65元/斤,均保持穩定;江蘇興化新菜籽(凈貨,水雜9%,含油39%)收購價2.48元/斤,周環比下跌0.02元/斤。
由于國產油菜籽總體產量下降,且因下游產品價格下跌,油廠加工利潤縮減,最近一周內地國產菜籽加工油廠開機率依舊維持在2.41%的低位。后市來看,由于農民手中國產夏收油菜籽剩余量較少,仍有一定惜售心理,加之菜油和菜粕價格繼續下跌空間有限,國產油菜籽價格料將探底回升,穩中趨漲可期。
供應壓力較大菜油大幅下跌
由于市場預期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,進口商和油廠提前進口了大量的油菜籽和菜油。當前正值油脂需求淡季,在供需較為寬松的環境下,最近一周,國內菜油期現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,刷新近一年來低點。據監測,本周初,廣東東莞油廠進口一級菜油報價6340元/噸,四級菜油6140元/噸,周環比均下跌210元/噸;廣西欽州油廠進口四級菜油報價6080元/噸,下跌250元/噸;廣西防城港進口一級菜油6450元/噸,四級菜油6200元/噸,均下跌200元/噸;湖北荊州進口一級菜油6530元/噸,四級菜油6250元/噸,均下跌280元/噸;四川成都進口一級菜油6740元/噸,下跌250元/噸,四級菜油6510元/噸,下跌240元/噸。
近期,包括油菜籽、菜油在內的油脂油料商業庫存高企,短期供應相對充裕。據監測,截至7月13日,國內沿海地區進口菜籽總庫存為68.4萬噸,周環比增加6.1萬噸,增幅為11.29%,較去年同期增加1.18%。兩廣和福建地區油廠菜油庫存為10.4萬噸,為近4年同期次高水平,僅比去年同期略低3.26%。繼拋售大豆、豆油臨儲庫存后,本周二臨儲菜油開始拋售,計劃拋售量為6.29萬噸,實際成交5.47萬噸,成交率為86.92%,平均成交價6077元/噸。在對周邊國家大豆出口至我國實行零關稅后,又擬放開長江中下游油菜籽主產區進口加拿大等國油菜籽的限制。這些措施將增加菜油供應,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場對油脂油料價格的看漲預期,穩定市場價格。
夏季為油脂消費淡季,大中院校放假,集團消費下降。在大部分臨儲菜油出庫后,市場預期菜油總體供應量下降,而一味追捧菜油貨源,導致菜油與豆油、棕櫚油的價差擴大,不利于菜油的終端消費。據監測,截至目前,四級菜油與豆油的價差仍在800元/噸,遠高于往年水平。隨著油脂庫存逐漸消耗,三、四季度消費旺季來臨,菜油期現貨價格有望止跌企穩。
上一篇:油脂市場承壓運行